cover_image

CPI、央妈、消费行业

薯条闲聊 薯条闲聊

第一章:消费行业现状

目前传统的消费行业被称为老登股,因为从2024年924以来的行业涨跌幅来看,消费行业是垫底的存在。所谓的“老登股”主要指白酒、地产、煤炭、电力、银行、保险等板块,“中登股”主要指医药、军工、新能源、有色等板块,“小登股”主要指AI、算力、半导体、机器人等热门板块。

第二章:CPI组成成分

①CPI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,用来反映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。主要包括:食品烟酒,衣着,居住,生活用品及服务,交通通信,教育文化娱乐,医疗保健,其它用品及服务。并且食品烟酒、交通和居住占大头,三个分类总占比超过50%。

②从月份来看,8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上涨0.6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1个百分点;但是食品和交通是CPI的拖累因素。就是平时的猪肉、蔬菜价格都很低,对个人来说是好事,但是需求不足会给社会带来负反馈。

③从年度来看,2023年和2024年中国的CPI才只有0.2%,有偏向通缩的风险,需要刺激CPI上涨。

第三章:央妈讲话

央妈在多个时间点强调了要将物价提升至合理水平。

在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中提出“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”,这是央行连续三个季度在报告中作出该表述。

2025年3月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由过去多年的“3%左右”调整为“2%左右”,明确了务实的目标。

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明确要“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...促进物价低位回升。

2025年8月发布《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,再次强调“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”

第四章:为什么要提高CPI

①一般情况下2%到3% 是国际公认最为理想的CPI区间。若CPI长期大幅偏离这一范围,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,都可能预示着经济失衡的风险。

②防范通缩风险。2024年CPI全年涨幅仅为0.2%,PPI持续负增长,反映出内需疲软。物价长期低位运行会压缩企业利润,导致居民收入预期下降,可能形成“通缩-消费萎缩”的恶性循环。

③稳定市场信心。当物价持续低迷时,消费者可能产生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而延迟消费,企业也会减少投资。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。

④降低实际利率。在名义利率不变的情况下,物价温和上涨(例如通胀率升至2%)可以降低实际利率,从而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实际债务负担,刺激投资和消费。

第五章:如何促进CPI上涨

①推行行业反内卷。中国推行行业“反内卷”是一项旨在扭转恶性竞争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。其核心目标是引导企业从低水平的“价格战”转向高水平的“价值战”。例如光伏行业的集体减产,外卖平台被约谈等。

②在房地产走下坡的时候,通过拉动a股的科技牛让社会资产增加,提高社会信心,消费自然会起来,最后是CPI回归合理位置。说人话就是:股票账户赚钱了,自然下馆子吃喝就会增多,进而带动消费行业发展,最后抬高CPI到合理范围。

全文结束,感谢阅读。